中小企业家建设领导力的“四个闭环”

中小企业家建设领导力的“四个闭环”

稻盛和夫先生曾说,想要成为优秀领导者,第一个条件就是无私奉献。对普通企业经营者来说,如此高的境界可能很难达到,但它指示的方向却值得我们思索。其实,无私奉献与其说是一种条件,不如说是一种符合世间规律的需要,我们不妨通过这样四句经典去体会其中深意: 

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

《道德经》言:“受国之垢,是谓社稷主;受国不祥,是为天下王。正言若反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,能够托起国家苦难的君主才是有为之君。多难兴邦,企业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如此。一位企业家曾感慨:“当对外界无能为力的时候,你只有反求诸己。”反求诸己,开始从自身找问题,才有可能超越过去,一味强调外部环境,最后很可能为环境所弃。

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,这是一个闭环。当企业遇到困境的时候,恰是企业家反思过去、提升格局境界的机会。困难也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,这取决于企业家如何看待困难,是被困难裹挟,还是能如孟子所言那样:“人恒过,然后能改,困于心,衡于虑,而后作;征于色,发于声,而后喻。”

因福得祸,因祸得福

因为“生于忧患”,反而可能造就未来成长的机会,这就是因祸得福。而所谓因福得祸,“偶一失言,而祸不及;偶一失谋,而事幸成;偶一恣行,而获小利。后乃视为故常,而恬不为意。则莫大之患,由此生矣。”一时的、侥幸的小利小惠看似是福,但若习惯于此、不加注意,人生的漏洞就会越积越多,乃至酿成祸患。祸福相依,也是一个闭环。

一位企业家回顾创业之初,因为自认为是团队中最聪明的人,所以大事小事都要亲自过问和出面。虽然事必躬亲保证了企业初期的发展,但不知不觉中,团队的活力和创造力却被牢牢限制,导致企业家本人变成了企业的瓶颈,因而企业规模始终做不大。在接触中华文化后,他逐渐意识到,小聪明看起来是自己的福气,但长久使用却会使得团队整体质量下降。真正的福气是大智若愚,托起自己的高管和员工,让下属有进言和担当的机会,才能开辟发展的新道路。

无中生有,有中生无

老子在《道德经》第二章这样写到:“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,高下相倾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。”有无、难易、长短,它们也是一个闭环,而不是彼此矛盾的关系。比如面对资本,如果是从利己出发,一段时期内,资本可以吸引客户、带来增长,但赢得订单不等于赢得客户的心,一旦资本的盛宴撤席,你的客户还会选择留下吗?起点不对,有也可能带来无。反之,如果是从利益客户出发,率先赢得客户的尊重与信任,你与客户建立的紧密深厚链接,才是赢得资本的最大底气。

贵以贱为本,高以下为基

“贵以贱为本,高以下为基。”这句话同样出自《道德经》。企业发展的最根本机会在于服务民众。在低处耕耘,打好地基,将来才有创造更大价值的可能。我们说企业要依道而行,“道”在哪里?“道”就是世间最大的闭环,老子说:“吾不知其名,字之曰道,强为之名曰大,大曰逝,逝曰远,远曰反。”只有从服务民众出发,才有“反”,这个闭环才能成立。

作为领导者,企业家需要对事物发展的规律有深刻的洞察,明白了企业经营的闭环,才能完成从暗合道妙到明合秒用的突破。而让闭环得以成立的最关键环节,其实在于人心,在于“圣人之道吾性自足”,在于每个人不管职位高低、年龄大小,内心深处都埋藏着一份想要奉献的渴望。正因如此,企业家向着稻盛先生所说的“无私奉献”的方向,去修炼自己人格,去提升自己格局境界,是完全有可能的。

找准了切入点,闭环就可以逐步建立;建立了经营的闭环,企业就能不慌不乱地前行。将服务民众上升为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,中小企业家也可以开启建设自己领导力的旅程,安安稳稳、本本分分地实现“甘其食,美其服,安其居,乐其俗”的理想经营状态。

关于作者

admin administrato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