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在培育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方面怎样更好发挥各区优势、彰显特色?

上海在培育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方面怎样更好发挥各区优势、彰显特色?

2011年国家工信部提出了培育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的计划,所谓“专”就是专业化和专项技术;“精”就是产品要精致、工艺技术要精深、企业管理要精细化;“特”就是产品或服务要有独特性;“新”就是自主创新。概括起来就是“专业化、精细化、特色化和新颖化”。“专精特新”主要集中在高端制造业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新能源、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的中高端产业领域。

1-9679367


按照国家工信部的梯度培育计划,第一层面是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,第二层面是“专精特新”小巨人企业。截止去年,由国家工信部公布的“专精特新”小巨人企业培育名单4762家。在此基础上,再形成一批在全球同行业有影响力“单项冠军企业”“产业链领航企业”。从去年起,培育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计划已上升为国家层面重点推动的一项战略。


在国家工信部公布的4762家“专精特新”小巨人企业培育名单中,上海有262家,占总数的5.5%,为全国各城市之首


表1:各城市“小巨人”企业数量

2-7284357

3-3672770

上海262家“专精特新”小巨人企业在16个区的分布如下:

4-8660710

图片来源:上海市企业服务云


“专精特新”小巨人企业的基础和源头来自于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,这也是国家工信部所称的第一层面。那么,上海目前各区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的情况怎样呢?

5-3070443
图片来源于网络


按照规定,被评定为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的有效年限为三年,三年过后需重新评定。为此,我们将2019年、2020年和2021年这三年评定出的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为样本,来作一个简要的分析。


一、2019年上海共有1769家被认定为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,它们的分布情况为:

表3

5-6341453

从上表可见,数量上浦东、松江、嘉定、青浦、金山、奉贤位居前6名

二、2020年上海共有1236家被认定为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,它们的分布情况为:

表4

6-5570601

从表4看出,2020年全市新增“专精特新”企业数量较上年减少533家,下降30.13%;从各区的情况看,16个区中15个下降,仅闵行增长31.19%,降幅最大的前6名为黄浦-72.22%,奉贤-69.53%,崇明-57.14%,青浦-50.92%,静安-50%,长宁-49.06%。

7-9958921
图片来源于网络

2019至2020两年全市累计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3005家,各区的分布为:

表5

8-2834719

从表5看,经过两年的积累,各区“专精特新”企业数量的排名有所变动,位居前6名的区分别为浦东、松江、嘉定、闵行、青浦、金山,闵行进入,奉贤退出。

三、2021年上海又有1430家被评定为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,它们的分布为:

表6

9-3484507

从表6看,最新一年评定的排名也有大的变化,其中前6名的区分别为闵行、松江、浦东、嘉定、宝山、金山;浦东第一次从第1名降至第3名;16个区中,有9个区比上年增长、1个区持平、6个区下降;与2020年16个区中15个下降,1个增长相比,有了很大的提高。增长幅度最大的6个区分别为黄浦140%、崇明122.22%、奉贤92.31%、闵行68.53%、宝山53.57%、长宁33.33%


经过三年的评定,目前全市累计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4435家,它们在各区的分布为(见表7):

表7

10-1607613

从表7看出,浦东在总量上仍居第一,如果从数量上划分,可分为三个梯次:400家以上为第一梯次,200家以上为第二梯次,其它为第三梯次。

通过对最近三年本市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的简要分析,可以看出,这项提升中小企业发展水平的“助力工程”,在上海得到了长足进步,也得到了可喜的成效,越来越成为各区经济的活力和动力所在,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骨干力量。


同时,从分析中也发现,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的培育还存在新增企业数量增长趋缓、各区发展不够平衡和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。为此,提出以下建议:


第一,要加大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
三年的数据表明,2021年、2020年新认定的企业数都小于2019年。也就是说,存量已经越来越少,需要在增量上下更大的功夫、花更大的力气。根据要求,2019年认定的企业到今年为止,三年的有效期将届满,需要重新评定。从这两年经济面临的实际状况看,2019年认定的企业中有不少面临经营困难,有的甚至已经歇业。所以,要高度重视对符合“专精特新”方向中小企业生存发展问题的关注和研究,尤其是各区、镇、街道和园区,要为它们在稳住经济大盘、恢复和重振经济中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、创造尽可能好的条件,争取2022年度有更多的企业脱颖而出。

第二,努力形成具有上海特色的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结构
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培育体系的政策、标准、协调由国家工信部提出和负责。所以,导向注重于制造业领域中的相关行业,如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新能源、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,这是完全必要的。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,不仅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,更有发达的现代服务业体系,包括商业、金融、专业服务业等等,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已达73.3%。因此,上海应该从实际出发,破除传统“上下对口”的“条向思维”,在现有“专精特新”标准基础上,研究制订符合上海实际、发挥各区优势、体现自身特色的综合性“专精特新”标准,以及相关的扶持政策。它既包括现有的制造业,也延展到服务业。相信这样的话,一定会有更多新技术、新业态、新模式以及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涌现出来。


第三,要更好发挥区在培育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方面的优势和特色
从数据看,目前7个中心城区在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数量上,无法与9个经济综合性强的区相比的,主要原因除了本身区域适合制造业的空间短缺、制造业企业数量少外,很重要的是现有的“专精特新”标准,难以发挥这些区的产业优势。因此,建议在具有上海特色的“专精特新”标准下,7个中心城区可重点培育发展以服务业为特色的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;9个经济综合性强的区,其中8个可继续成为培育制造业领域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的主力军,浦东则可以充分发挥引领区的优势,在大力发展制造业、服务业两方面的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上,率先走在全市的前列

关于作者

admin administrator